杨贵妃,原名杨玉环,是中国历史上四大美人之一,唐朝的绝世佳人。凭借她无与伦比的美貌,她深得唐玄宗的宠爱,成为了后宫的宠妃。杨家也因此步步高升,享尽荣华。然而,命运却如戏剧般跌宕起伏。当安禄山发动叛乱,唐玄宗带着杨贵妃仓皇逃离京城,途径马嵬驿时,随行的将士们由于心情激动与不满,选择停步不前。唐玄宗在危急时刻为了保全自身,只能做出极为残酷的决定,赐死了杨贵妃,让她在人世间含恨而终股票正规配资,并背上了“红颜祸水”的千古骂名。
然而,这一悲剧的结局却引发了许多猜测和传闻。杨贵妃是否真的死于马嵬驿?其中最著名的三个传闻至今仍广为流传。
一、杨贵妃未死,秘密逃亡到日本
展开剩余75%白居易的《长恨歌》广为流传,诗中提到:“马嵬坡下泥土中,不见玉颜空死处。”意思是杨贵妃的尸体未曾出现在马嵬坡的墓中。基于这一诗句,一些学者提出了杨贵妃并未死在马嵬驿的理论。俞伯平在20世纪20年代就曾提出,杨贵妃在马嵬驿被暗中救出,并且被带到了日本。此观点得到了中国思想家周作人的认同,他曾在日本山口见到过“杨贵妃墓”。据说杨贵妃在日本生活了超过30年,最终因病去世,享年68岁。为此,日本山口县也被誉为“杨贵妃之乡”。尽管如此,这个说法依然缺乏确凿的历史证据,历史文献中仍明确记载杨贵妃死于马嵬驿。
二、杨贵妃缢死于佛堂
根据《旧唐书》和《资治通鉴》的记载,杨贵妃的死因较为明确。唐玄宗因大乱之中不得不做出极为痛苦的决定,在将士们杀了杨国忠一家后,禁军头领陈玄礼认为杨贵妃也是祸根,于是请求唐玄宗赐死贵妃。在无奈的情况下,唐玄宗同意了这一请求,并命令高力士将杨贵妃带至佛堂缢杀。史书上写道,杨贵妃是在佛堂前的梨树下被高力士所杀,年仅38岁,尸体随后被安葬在马嵬驿的西侧。这一说法在史书中记载较多,因此在当时被广泛接受。
三、杨贵妃惨死于乱军之刀下
然而,许多诗人对此事件有不同的见解。唐代著名诗人杜甫在《哀江头》一诗中写道:“明眸皓齿今何在,血污游魂归不得。” 其中“血污游魂”一词暗示了杨贵妃是死于兵变中的乱刀之下,而非单纯的缢死。温庭筠在诗《马嵬驿》中也提到:“返魂无验青烟灭,埋血空生碧草愁。”意思是杨贵妃的鲜血洒在草地上,形成了一片怨恨的绿草,若她是缢死,那自然不会有“血染草地”之事。李益的诗句更是直接描写了杨贵妃死于战乱之中的惨状。结合史料及诗人的描述,不少专家认为,杨贵妃很可能是死于随军乱刀,而非高力士所赐死的缢刑。
对于杨贵妃的死亡,虽然史实上大部分记载认为她死于马嵬驿,但她的死因至今依然是众说纷纭。在历史的烟云中,杨贵妃这一传奇人物的命运始终充满谜团。她的美丽与悲剧也成为了无数文人笔下的题材,永远铭刻在中国文化的深处。
杨贵妃的死亡,无论是缢死于佛堂,还是死于乱军之刀,或是传言她逃亡到日本,最终都难掩她的命运悲剧。她不仅是唐玄宗心中的挚爱,也是后世对唐朝历史的深刻记忆。而她的一生,也注定要在历史的长河中留下浓重的一笔。
发布于:天津市